正规医院植发医院排名 https://www.xingmeizx.com/m/ “写了几十年,仍未有办法选择用啥纸,行,草用生宣但洇墨,半生又不太吃墨用其他纸均不理想。” 这是一位写字几十年的书友发来的留言。也反映了大家写字时对纸张选择的“难得糊涂”。 当然你如果只是随便写写画画,并没想着把字写得更好,那就废旧报纸足够了,以下文字请自行路过。 写字如何选纸,有史可查的最早记录的应该是卫夫人《笔阵图》了:纸取东阳鱼卵,虚柔净滑者。 卫夫人的这句话大意是: 产自东阳这个地方的“鱼卵纸”,柔软、光滑,纸张薄,纸面洁净,写起来可以概括为四个字:虚柔净滑 注意,名曰鱼卵纸,但不是鱼卵做的,只是是个形容词而已。 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还写了首诗,狠狠地夸了鱼卵纸: 捣成霜粒细鳞鳞,知作愁吟喜见分。 向日乍惊新茧色,临风时辨白萍文。 好将花下承金粉,堪送天边咏碧云。 见倚小窗亲襞染,尽图春色寄夫君。 诗中说这种纸,对照太阳光观察会发现有类似白如蚕丝的纤维和鱼卵纹。这可能是对鱼卵纸最直观生动的描述了。 唐代李亢《独异志》记载,王羲之当年醉写兰亭序就是用的“蚕茧纸”,据专家考证研究,所谓蚕茧纸和鱼卵纸实际是同一品种的书法用纸,只是时代不同叫法有差异而已。 这两种纸都讲究“虚柔滑净”四字。 古代因为战乱等各种因素,流传到现在的墨迹名作非常稀少。今人对古代书法纸的了解也就更少了 中国最早的墨迹名作《平复帖》所用纸张,曾有专家鉴定为“蚕茧纸”,《平复帖》的纸表面纤维束甚多,无论是叫“麻纸”还是“蚕茧纸”都代表当时用纸的一大特点——纸张柔软,表面平滑,不吃墨。 魏晋隋唐书法发展登峰造极,比如被启功先生考证为杜牧真迹的《张好好诗》,依然用的是麻纸,纸面除干净、平滑外,无洇墨是其一大特点。 从西晋《楼兰残纸》到东晋《丧乱》《中秋帖》《平安帖》,一直到唐代冯摹《兰亭序》《卜商帖》《阴符经》《张翰帖》《仲尼梦奠帖》…… 纸张不洇墨,平滑柔软,墨迹清晰流畅,线条光滑平整,简直是这些古代书法名作的标配。 现在有人还用生宣来临《兰亭序》,这不就是典型的没事找罪受嘛! 所以,当代人写不出古人那种韵味,有时候还真不是我们下的功夫少,古人所用纸的材料特性就已经限制了我们的书法上限。 那选啥样的纸张来进行书法临帖和创作,更容易写出古人的风韵呢? 首先你记住,历史就是历史,古人就是古人,我们无法穿越。但我们尽量选接近古人书写用纸特性的纸张总是可以的。 所以按卫夫人的四字“虚柔净滑” 照着不洇墨,平滑,柔软总方针来选总是错不了的!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